2022年8月26日,百穰 “二氧化碳储能验证系统”正式亮相,为全球碳中和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新的储能技术方案。百穰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作为一种经济优势突出的储能系统,还具有一项难得的特性——“普适性”。
所谓“普适性”是指储能系统对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适应能力,是否有特殊要求。通俗而言,就是指该储能系统的有效运行是否“挑地方、挑气候条件”。
众所周知,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也都属于经济性比较好的储能系统。但抽水蓄能由于对水头、地质等要求较高,符合条件的站址有限,未来的发展空间受到了制约;压缩空气储能为了保持其经济性优势,需要与盐穴配合,也使得其难以大范围推广。 而百穰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无论温带、寒带、热带;无论戈壁、滩涂、城市垃圾回填地,都适合进行建设,其系统优良的经济性和运行稳定性丝毫不受影响。
我国的光伏风力发电资源,以三北地区最为丰富,可开发资源总量,远大于当地消纳能力,新能源电力外送是必然选择。加之新能源电力的阵发特性,配置长时储能系统,与新能源电站配合实现24小时连续出力是碳中和社会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就近大规模新能源电站,或者就近集中升压站,建设大容量长时储能。由于三北地区抽蓄资源和盐穴资源相对匮乏,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的普适性优势,将使站址选择问题迎刃而解。
我国的沿海省份,电力消纳能力强。大规模建设海上风力电站,是支撑沿海省份进入碳中和社会的重要途径。由于海上风力电站具有出力随机、阵发的特性,必须配置大功率长时储能系统,提高海上风电按需出力能力,降低弃风率。在临近海上风力电站的滩涂地,就近建设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无疑是一种高经济性选择。
我国的高能耗工业(钢铁、电解铝、玻璃、水泥、陶瓷、炼硅等),支撑了全球市场的主要需求。每一个高能耗企业,都需要有对应的新能源电力解决方案,包括对应的新能源电站和长时储能系统。无论高能耗企业建在哪里,百穰的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皆可如影随形、毗邻而建。
综上所述,碳中和社会,大规模长时储能须遍地涌现,方能奏出新能源社会的精彩乐章。拥有普适性特性的储能技术,必将是乐章中出现频次最高的美妙音符。 注:新型二氧化碳储能,是由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在成功攻克了储气成本过高这一关键技术难题之后,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谢永慧教授团队进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技术研发,联合东方电气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进行系统动力设备研发,联合海螺水泥进行验证系统投资、研发和工程验证,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推出的一种新型储能系统。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具有“经济、安全、普适、稳定、耐用”等多项核心优势,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储能系统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难题。
本次亮相的“二氧化碳储能系统验证项目” 由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研发建设。该验证系统完成验证、优化之后,将搬至芜湖海螺水泥公司,扩建为10MW/80MWh系统,用于谷时充电、峰时放电,帮助降低芜湖海螺水泥的用电成本,从而成为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商业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