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6日,百穰“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验证项目”正式亮相。这既标志着“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正式进入商用建设阶段;又标志着中国向世界交付了一套原创性储能系统技术。
早在2017年,百穰的研发团队即开始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的研发工作,并联合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谢永慧教授团队进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技术研发,联合国内产业尖端力量进行系统动力设备研发;为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2021年5月,百穰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设立了“先进储能系统动力设备研究中心”。
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具有“经济、安全、普适、稳定、耐用”等特点,能有效解决我国储能系统建设中面临的诸多难题。
以降低新能源弃电率为例,由于新型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的全周期度电成本低至0.2元/度,显著低于多数省份新能源电力上网电价,从而使得将该储能系统用于降低新能源弃电率能够获得较好投资收益;再加上系统建设对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无特殊要求,可以很方便的部署于多个新能源电站所共用的升压站旁,全面降低新能源弃电率。
本次亮相的“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验证项目” 由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研发建设。该验证系统完成验证、优化之后,将搬至芜湖海螺水泥公司,扩建为10MW/80MWh系统,用于谷时充电、峰时放电,帮助降低芜湖海螺水泥的用电成本,从而成为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压缩储能系统商业示范项目。
“十四五”时期储能在我国新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越发凸显,“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的顺利建成,对实现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工程化,并向规模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二氧化碳储能技术也将大幅提升我国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的重要支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