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在四川德阳开工建设

10月22日,我国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系统”于四川德阳正式开工,该系统由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简称百穰科技)主导,汇集国内多领域资深专家团队共同研发建设,它的开工标志着我国储能技术迈开了真正工程化的突破性的一步。

 

“十四五”新时期,储能在我国能源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地位越发凸显,对于促进新能源高比例消纳、保障电力安全供应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深入实施,煤电在电力供应中的占比逐步降低,以太阳能、风电等清洁高效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正在构建,而太阳能、风电由于其自身的波动性、间歇性,无法提供稳定、持续的电力供应。能源行业急切需要安全、零碳、绿色、高效的储能系统与清洁能源配套使用。

 

( “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奠基仪式)

 

新型二氧化碳储能技术是由百穰科技经过多年科研攻关,研发出的一种新型储能系统。“基本原理就是在用电低谷期,利用多余电力将常温、常压的二氧化碳气体压缩为液体,并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利用存储的热能加热液态二氧化碳至气态,驱动透平(汽轮机)发电。”百穰科技常务副总郑海同介绍,这一技术目前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

(新型高效二氧化碳气液两态储能系统示意图)

 

百穰科技凭借多年在创新材料及空间领域的技术积累,为该套系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储存空间材料及技术,“我们在新材料基础上有了突破之后,使储气成本大幅下降,才使这个系统在经济上有了可行性。”百穰科技副总郑海同介绍,“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技术的优势,就是循环采用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无毒、不易燃、易于获取。这项目技术解决了传统储气成本太高的问题,而且对地理条件要求不是很高,寒带、热带、沙漠、滩涂等环境都可以运行,“沙漠甚至城市的垃圾填埋场,都可以建二氧化碳储能站”。

目前,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主要应用于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和用电量较大的企业。该储能系统寿命长达30年以上,在全生命周期内,循环效率不衰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望成为我国“双碳”目标达成的关键力量之一。